深度|戲說BMS市場的“三國演義”
發布時間:
2017-05-19
曉宇同學跨出事業圈,投身投資圈分析師,改行段子手,有相關朋友和企業可以找他交流和探討。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現如今在新能源汽車中極為關鍵的BMS市場也恰出現了三股“勢力”,恰值周中,工作之余,筆者在這里想與讀者一起“煮酒論論這三方豪杰”,權當放松心情。
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也就是所謂的電池管理系統,是連接電動汽車最核心部件的“電池”與整車的關鍵紐帶。而因其本身系統的復雜性,和關鍵的連接作用,早已成為歷來兵家的必爭之地。目前來看,已經有哪些勢力染指了BMS市場呢?
“魏國”整車企業
三國時期的魏國,始于魏文帝曹丕,算上魏太祖曹操共6帝,是三國里成立最早,最為強大的國家。筆者在這里僅做個比喻,魏國就正如目前BMS市場中實力最雄厚的勢力:整車企業。而目前國內的一線主機廠中都或多或少都設有BMS團隊,而其中又以上汽,BYD最為代表,去年4月份上汽朱軍就以明確表示,“電池管理系統應該交給整車廠來做”。那我們不妨來一起分析“魏國”的優劣勢。
優勢一,“地大物博,兵多將廣。”正如現在的主機廠,大多擁有極大的體量與雄厚的研發實力,要養一支完整的BMS團隊,并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對它們往往并不是問題。2009年上汽變成立了專門承擔新能源開發任務的捷能,2013年6月上汽立項做BMS自主研發,上汽僅開發e50的前后4年時間,就在新能源研發方面投入了超過60億元,這么雄厚的“兵力”相信也只有魏國才擁有。而放眼全球基本一線車企都至少自己來開發BMS的主控單元,而供應商最多只提供到從控級別。
優勢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里的“天子”可以指兩方面內容,宏觀上是引導了國家政策法規或者相關行業標準的制訂,微觀上是指對于具體的某一款車型,需求也往往是由整車廠來提,再落實到各個部件來分解。
整車企業對法規的影響,尤其是地方政策的影響是往往存在很大話語權。舉個例子僅說明對政策的影響。
新出臺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修訂)》,同時滿足發動機排量≤1.6L等3項條件,再給予每車1.4萬元補助。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同時滿足:
(1)發動機排量小于或等于1.6L;
(2)混合動力工況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5.9L(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之條件B燃料消耗量);
(3)油箱容量小于或等于40L的;
這個政策的制訂顯然是更多的利好了地方車企,其他企業也只能跟著調整產品。
而在電池系統的需求上也主要是由整車廠來提,顯然如果自己來開發可以在項目的極早期就先行籌劃進BMS產品設計之中,也更方便全盤考慮在電動汽車的控制策略之中。
劣勢:“曹氏非正統。”正如曹氏總被稱為“篡漢”,似乎電池的事情更應該交給電池廠或者專業的BMS公司來做。電池管理系統,管理的是電池,而要做好電池管理系統的一大決定因素就是了解電池本身,對電池的深度了解往往會跟電池本身的設計體系聯系起來,而這并不是整車廠所擅長的,建立自己的電池技術前瞻中心,構建一個電池實驗室兵擁有一套完全屬于自己的評價和標定體系,并不是所有整車廠有耐心做的一件事情。這就限制了其本身對于電池了解的深度。
“蜀國”第三方BMS企業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這里用“蜀國”來比喻第三方BMS公司。“蜀”國土面積不大,底子較薄,正如第三方BMS公司大多輕資產運行,而讓“劉氏”來做皇帝的正統思想正如BMS這個專業的東西應該交給讓專業的人來做的道理。我們來看看“蜀國”的優劣勢。
優勢一“臥龍鳳雛+五虎上將。”正如蜀地多俊杰,并不是說另外兩方沒有,而是第三方BMS公司往往比較專業完整。雖然這類公司整體人數不多,但全部非常專業于BMS。這種齊整的團隊結構,往往囊括了包括BMS軟硬件開發,測試,電池標定等團隊,甚至更細一點的還把軟件進一步分為了架構,驅動,應用層開發等不同的組,硬件也細化為包括原理圖設計,layout 等團隊,產品上還設產品經理,功能安全分析,電池方面還有專業的建模專家等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而這樣一支專業健全的團隊,往往是一般車企或者電池企業BMS團隊所不具備的。
優勢二“隆中對+前后出師表。”諸葛多謀,無論在怎么樣的戰略局勢下都能有相應的對策,無論是面對赤壁之戰的水戰還是六出祁山的丘陵戰均能展現不俗的謀略。正如第三方BMS公司,針對的客戶也更為復雜,除了車用領域,還包括了儲能,通信等領域,而他們在不同案例開發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的數據,為其核心算法的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經驗;其設計的標準化的BMS產品往往也能適用于較多的場景,所以針對不同領域項目的快速響應能力也成為他們的一大優勢;
劣勢一“地小底薄。”正如“蜀國”僅擁有兩川之地,人口不過百萬。第三方BMS公司由于其本身的輕資產屬性,相較于另兩方勢力在資本市場往往易成為被并購的一方。截止5月25日,上汽A股市值3200億,CATL估值近千億,而作為第三方BMS龍頭企業之一的科列技術最新一輪融資市值僅只有60億元,相較于另兩方龍頭公司來比確實不在一個體量。而在資本市場中第三方BMS公司也往往容易成為被并購的一方。
劣勢二“南蠻入侵。”這里說的“南蠻”只是類比市場上國外的Tier 1巨頭們;市場剛開始時,份額還不大,而當去年中國電動車銷量占到了全球份額的50%時,這些巨頭們早已蠢蠢欲動,包括博世,德爾福,聯合電子在內的這些國外巨頭紛紛開始染指BMS這個細分行業,相較于國內第三方企業他們大多擁有更多的工具鏈開發和整車配套經驗,而對于芯片等關鍵核心器件的采購也往往能通過全球采購獲得比國內廠商更低的成本。可以說這遠不是歷史上的“孟獲”的實力所能比擬的,所以是否還能“七擒孟獲”是很難講的。
“吳國”動力電池企業
最后我們來看看“吳國”,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而從孫堅開始,孫氏一族就長期占據江東,其發跡歷史甚至早于曹氏。正如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變革起源于動力電池,電池廠也擁有深厚的資本與技術積累。那其優劣勢又有哪些呢?
這里的附加值和完整度是廠家不放的核心
優勢一“江河之險。”東吳擁有長江之險,赤壁之戰據魏國于長江之北,這里的“江河之險”指的正是專業的鴻溝。電池本身其實是電化學領域的產物,擁有極其復雜的化學體系,而無論是整車廠還是第三方BMS公司往往聚集均為汽車電子和電控方面的人才,其技術積累也主要集中于上述領域,而正是電動汽車的出現,讓更多學化學和材料的人也進入到了汽車配件領域,而這些人才和技術主要集中于電池企業。正因于本身專業的鴻溝和技術積累的不同,相信無論是對于整車企業還是專業的第三方BMS企業都需翻過這個專業壁壘。
現在的C牛氣的不行啊,福兮禍所依
優勢二“孫氏盤踞江東幾六十年。”孫氏政權其實是三國中最長的政權,悠久的歷史沉淀正如電池廠商對電池技術及測試數據的長期積累,有些動力電池廠商最早可以追溯到3C時期。而單從技術角度討論,電池模型的建立與電池測試數據的長期積累緊密相關。要想做好BMS最根本的就是搭好電池的電化學模型,而電化學模型中的難點是電池壽命模型的建立,比如壽命模型中僅對歐姆阻抗變化的評估,就需要長期性的多維度測試數據的積累,每一次產品的更新都會影響模型,這也是往往整車廠和第三方BMS公司很難具備的。同時BMS從控單元的設計往往也是與電池的模塊開發緊密相關的,這也是電池企業做BMS的優勢所在。
劣勢“偏安一隅,稱臣于魏。”長江天險這個技術的鴻溝對于電池廠既是優勢也是劣勢,電池廠的技術儲備主要還是集中于對電池本身的研發,而對于中小型的電池廠一只完整齊備的BMS團隊都是很難承受的負擔,如果研發投入不夠,其自主開發的成本往往會大于其直接購置第三方BMS的成本,且在條件制約的前提下其自身開發的可靠性也較難有保證,因此除開幾家一線電池廠家可以巨大投入外,大多數其余電池廠家的BMS水平參差不齊,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其在電池系統需求這件事上缺乏話語權,只能“稱臣于魏”。
三國的破局之策
聊完三方的優劣勢,我們再來聊聊三方目前的破局之策。
魏國:鄧艾破蜀,順江伐吳。魏國是三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而歷史也正是他率先發力破局的,歷史上的魏國于公元263年伐蜀,魏將鐘會、鄧艾率軍攻蜀,被蜀軍相拒于劍閣,后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蜀亡。隨后(晉)順江滅吳。而現如今整車廠已經在開始在強勢介入BMS領域了,已龍頭企業上汽為例,不但09年成立了捷能專門做新能源開發,13年開始立項做BMS,最近資本市場也動作頻頻,上汽創投投資了BMS企業鉅威動力,并與CATL合作建廠,其中pack方面由上汽占股51%,并表示上汽所有的新能源車都會用自己的BMS電池管理系統,這一強勢表態顯然已經將”蜀國“納入版圖,未來掌控動力電池廠商也不過是”順流而下“的事了。
蜀國:連吳抗魏,開疆拓土。面對強勢的魏國和固守江東的吳國,無論是歷史上的蜀國還是現在的第三方BMS公司都處于很不利的境況。正如諸葛亮”隆中對“所提”外結孫權,內修政理”的戰略,至現在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聯吳,甚至深度綁定”吳國“以成為第三方BMS企業的破局之策,而在目前動力電池行業已逐漸進入寡頭格局的時候,尋找僅存為數不多且有一定規模的二線電池廠商進行深度的合作,積極修煉內功,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蜀國”的生存之策;
而另一方面的開疆拓土,倒并不是去開拓魏國,吳國的疆土,筆者倒是認為應該著重開發“無主之地”,而非“兵家必爭之地”,即非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而更多關注其他市場。例如欠缺BMS自主開發能力的商用車企業,甚至包括儲能領域,電信基站領域去拓展自己的疆土,開發標準化的模塊,與綁定的“吳國”一起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去贏得這些市場的較大份額。
吳國:先取荊州,徐圖中原。最后對于吳國,筆者認為并不應該急著與整車企業“魏國”去爭奪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話語權,而應該“先取荊州”壯大自己的實力,如果把益州比作BMS的主控單元和核心算法,這里說的荊州更多的是指從控單元和電池標定,首先應該先把電池研究透,對整個電池的SOH,SOP等先建立起完整的數據庫,同時開發較為標準的帶分布式采集功能的模塊,做到以上這兩點,相信已經可以完美的對接整車廠了,同時自己也已經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了,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任何問題,至于中原,只有徐徐而圖之。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相信這三分天下的均衡情況很快就會被打破,究竟哪一方能笑到最后,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為本人自娛所寫,如有比喻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海涵。
上一頁:
最新新聞
2024-11-08
2023-05-10
2022-09-05
2022-04-20
2021-11-20